招生公告||博学笃行,经邦济世:广州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董石桃答考生问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编者按】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已经确定,考生报名工作日益临近。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报考我院,针对考生重点关注和垂询的若干问题,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事务管理部门特邀学院相关学科专业教育负责人和MSW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负责人答疑解惑,希望能对考生报考有所裨益。
问:广州大学2023年MPA拟招生人数?
答:广州大学2023年度MPA拟招生人数,目前学校研究生院并没有对MPA招生指标做出具体限制,招生指标整体比较宽裕,根据上线(全国联考统一分数线)考生人数情况,招生指标可以有一定弹性。最终的具体名额,还是要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招生指标为准。
问: 广州大学2023年MPA招生的主要流程?
答:第一,报名时间。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网上报名工作安排在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工作安排在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选择报考广州大学,院系“公共管理学院”,报考专业(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选定考试科目(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
第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具体时间以网报系统中各报考点的公告为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
第三,初试。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举行。考试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含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和英语二。其中英语满分为100分,综合满分为200分。
第四,复试。根据全国MPA联考A类分数线,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人员名单,最终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申请材料真实性复查、政审以及体检结果,择优录取。复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五,录取。2023年5月、6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根据考生笔试与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第六,缴费注册。2023年6月中旬经教育部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MPA研究生需按照学校规定及时缴纳学费。9月初凭录取通知书及银行缴费凭证报到注册。
问: 广州大学2023年MPA招生的预计初试分数?
答:由于MPA是全国联考,所以考生必须首先保证自己能够通过全国联考的各条统一分数线。考虑到广州大学是首届招生,我们预计只要达到联考的全国统一分数线要求,考生入围复试的机会就非常大。
问:广州大学2023年MPA招生复试的难度大不大?
答:通过广州大学初试分数线的考生,按照广州大学规定的复试人数比例,确定最终的复试名单,复试采取加试(笔试)、抽签问答(面试)相结合的形式,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对于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合格的考生,通过复试的概率很高。
问:广州大学2023年MPA的培养方式和学习形式?
答:我校2023年招生的MPA全部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在职不脱产学习形式。学习年限为3年。授课方式一般采用周末授课和集中授课两种方式进行。前三个学期上课,后三个学期进行论文写作。周末班一般每学期上满16个周末,集中班一般每学期上1.5个月。授课地点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问:广州大学2023年MPA报考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
答:获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0年9月1日以前获得毕业证书);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并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2018年9月1日以前获得毕业证书);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1年9月1日以前获得毕业证书)。
持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问:广州大学2023年MPA的学费情况?
答:学费标准:2.6万/生·学年(实际收费以广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公布的数额为准)。据了解,广州大学MPA教育学费是广州地区最低的。
问:广州大学MPA培养的学科优势在哪里?
答:一是学科实力强劲。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源于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建设。2002年获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2006年获批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来在统计学、教育学、工商管理等相关学科开展博士生教育。在软科2022“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进入前10%行列,位列全国第20名,已经连续三年稳居“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共管理学科前1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共管理学科也稳居广东省前3名。二是师资力量雄厚。本学科拥有专任师资40余人,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外籍引智驻院教授5人,90%以上教师具有海内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近65%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30%以上教师具有地方政府部门任职经历或挂职经历,20%以上教师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其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1人以及其他省级高层次人才4人。三是学术平台优越。拥有公共政策、国家中心城市与发展、超大城市治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等省部级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4个。学科拥有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国际合作重点科研平台、广东省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问:广州大学MPA培养的主要方向有哪些?
答:主要有五个培养方向。
培养方向 | 方向介绍 |
行政管理与数字治理 | 立足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等数字时代技术,重点关注数字政府建设与改革、智慧城市发展、社会治理信息化等内容 |
公共政策与城乡治理 | 重点关注政策规划与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治理、旧村改造、乡村振兴、中西部协作等领域和议题 |
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 | 关注基层治理、应急管理、社会风险治理、灾害治理等领域,关注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数字社会背景下的应急治理等议题 |
纪检监察与廉洁治理 | 关注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廉洁合规治理等领域和议题,探索新发展阶段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廉洁合规治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案 |
社会保障与健康治理 | 关注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老龄化问题、常态化疫情管理的治理重难点问题等内容,为健康湾区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
问:广州大学MPA培养各主要方向都可以开课吗?课程主要有哪些?
答:广州大学MPA课程设置,除了MPA教指委规定必修课外,还包括有专业素养类公选课、实践素养类公选课,各培养方向对应的课程模块以及第二课堂(各种形式的讲座、读书会、调研、访学等实践课堂)。中心还将与联合国培训和研究所(UNITAR)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基于优秀的国际化专家资源、丰富的课程资源,打造公共管理学科相关课程与联合国课程。广州大学MPA课程设置基本内容如下:
MPA教指委 规定必修课 |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公共经济学、宪法与行政法、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伦理、社会研究方法、电子政务、公文写作。 |
专业素养类公选课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案例编写与分析、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粤港澳大湾区大都市治理、公共管理学名著导读、决策与领导力。 |
实践素养类课程 | 公共服务礼仪、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方略与智慧、领导身心健康管理、高雅艺术与审美、领导演讲与口才、领导沟通与谈判、团队管理能力拓展训练。 |
行政管理与数字治理方向 | 数字政务与智慧治理、大数据与政府绩效评估、数字媒介与传播、大数据+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政府治理。 |
公共政策与城乡治理方向 | 城市治理理论与实践、乡村振兴、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区域与城市发展。 |
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方向 | 应急管理导论、灾害治理专题、社会矛盾与冲突管理、公共部门危机公关、基层治理专题、大湾区安全与发展。 |
纪检检察与廉洁治理方向 | 纪检监察学、纪检监察史、纪检监察法规与适用、职务犯罪学、企业合规管理。 |
社会保障与健康治理方向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健康安全与政府规制、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制度安排 |
第二课堂 | MPA系列讲座、MPA读书会、海外课堂和海外访学、政企一线调研。 |
关联阅读
董石桃,湖南衡东人,法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广州市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毕业于湘潭大学和浙江大学,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主发展、公民参与、廉政治理等。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研究》《制度创新视域中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等学术著作3部,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文章获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多篇研究报告获得中央和省市领导批示或被政府职能部门采纳。
学科足迹
编辑|周凌霄
编校|刘建义
编审|张 惠
监制|杨 芳
公告2022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江三角洲应用社会科学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致广大而尽精微,公天下而存高远,热忱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诚挚邀请天下英才加盟!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